從零到一是最困難的,如何從熟悉的台灣轉移到印度,可能是過去從來沒想過,身邊也很少人經歷過的一個生活體驗。雖然說印度的大城市也相當國際化,但是這次交換的學校IIMK位於三級城市,其實算是跟台東差不多的地方。
好在IIMK的助教們都很熱心,會提早用Email聯繫,了解何時會抵達印度,以及需不需要接機服務。從機場到學校約一個小時,從火車站約40分鐘。由於我是提早到印度一個禮拜,我從柯欽旁的Ernakulam搭火車抵達科澤科德火車站,大約四小時。
而我當天抵達時是九月三日,比表定可以抵達的時間早一天,雖然我有事先通知,但我還是先跑去住旅館待一天熟悉市區。但是麻煩的是,我入住旅館後,才知道九月四日剛好全國的司機罷工。原本想說再多住一天好了,不過當天飯店幫我找到一個只要我出高價就載我的司機,所以還是上山到學校了。
學校附近的區域叫做Kunnamangalam,也算一個市區,有點像是台東的關山,該有的都有。學校就在沿著馬路的右手邊,門口很醒目,接著開進去以後還會有第二道門,也可以看到警衛室。第一天抵達就需要在警衛室報上名字,他會有名冊確認,也會告知要住哪一間宿舍的哪間房。
 |
(進入校門的右手邊是足球場跟板球場, 遠方可以看到籃球場跟排球場) |
進入校區後,警衛應該會跟司機說明要怎麼走,這時候身上一定有大包小包的行李,如果司機走到了教學區,如下圖,請他換另一條路走。
下面這張照片的騎樓裡,有SBI (State Bank of India) 的提款機,基本上台灣可以國際提款的卡都可以使用,但是依照銀行不同會有不同手續費。
這是我住的宿舍外觀,IIMK的宿舍是用英文字母區分,目前是從A~L,男的交換生住的是J (Jog) Hostel,女交換生是住在 H Hostel。
 |
(雙人房~有兩組吊扇,冷氣另外付費) |
 |
(廁所~熱水要另外付費) |
 |
(走廊+曬衣場, 旁邊還有洗衣機) |
 |
(J Hostel 旁的一樓是學生餐廳,三樓是健身房) |
第一天抵達後,就只是先搬到宿舍,會有學生會的人來協助。不過這邊有兩個學生組織都會出現,有點搞不太清楚,反正就先把吃喝拉撒睡的事情都先問清楚,順便熟悉室友跟環境吧。(PS. 所有需要上網的設備要拿到電腦中心註冊MAC address才能上網,房間有無線AP要密碼,教學區的無線網路不用密碼)
接著學校會有一天專門外籍交換生迎新的活動,像我的入住日是九月四日,迎新活動是九月六日,有緩衝時間讓多數人可以抵達後才舉辦。
迎新當天,學校會給一堆文件,填寫基本資料,繳交宿舍費用、冷氣跟熱水的費用。另外也會給一張小紙條是學號、姓名、Email等資訊。當天也會介紹學生會的成員以及接下來的活動,另外很重要的是要知道怎麼用校內的系統,Email的收發、線上學習平台、線上資源都在這天會介紹。
 |
(學號是Roll No, IE是交換生, 第16屆, 我的號碼是015, Term V) |
 |
(當屆學生會成員) |
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是地圖,IIMK的校地跟政大很類似,也是蓋在山坡上,雖然區域劃分很清楚,但是山上還是很多小路,這天拿的地圖就很重要了。
 |
(中場休息) |
 |
(午餐是喀拉拉特色風味餐) |
迎新下午的活動是參觀圖書館樓上的博物館,這個是印度唯一的商業博物館,專門陳列及說明印度目前的商業發展。從早期鄭和下西洋之前就開始,一直到最新的科技與商業發展。只有這天會有專人協助解說,對於了解印度的企業發展是非常方便的。
 |
(這區是印度貨幣制度的變遷,超多種的) |
 |
(左邊這個是我這屆才接手的國際交換生的助教Jijo,中間是之前負責的助教Mithila) |
 |
(Infosys 是印度知名的IT公司) |
基本上,在迎新的過程中都很順利,印度助教或同學都非常熱心。雖然這邊沒有政大的Buddy制度,但是自己也是可以去找一個印度學生黏著問啦。我從來之後就加了一百多個印度同學的FB,根本路上都叫不出名字。
在這個周末之後,就會開始上課,課程在抵達印度前就會先在線上選好了。而在開學當天會知道去哪可以領取到課本以及相關閱讀資料,完全不需要付費!另外如果第一周覺得有課程想換掉,還是可以去問助教看看,有看到其他同學換掉周末上課的課程,以便出去旅遊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