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0月3日 星期三

中國西部參訪心得


        在參與這堂課程之前,從來沒想有過有機會可以去中國西部,對於那邊的想像還是停留在過去歷史與地理的範疇,偶爾增加一些新聞上的政治社會等消息。這次去了三個都市(重慶、成都、西安)、十多個企業參訪,涵蓋了科技業、房產業、零售業、生鮮製造、物流配送、觀光交通等。


        重慶給我的印象就是房子又高又扁、交通又堵又塞。在這裡,參訪了HP跟廣達的廠房與相關設施,看起來是政府提供許多的優惠政策與配套,為了整個西永微電子園區,還開闢了一個山洞,串接園區的兩側,並取名為「惠普之道」。另外在報關的貨車也提供了專門的道路,可以省去很多成本。配合整個重慶發展之下,旭陽地產也在這規劃了符合重慶人心目中的台北城,透過台灣的資金與店家,耕耘西部的房產市場。


        成都除了熊貓之外,整個都市的規劃也相當的不錯,稱呼為「天府之國」也名副其實。在這看了跟民生消費相關的產業,康師傅、海霸王、群光廣場、百腦匯、旭陽地產、東風標緻集大成。食、衣、住、行,都涵蓋在成都的參訪行程中,相對的也代表著成都是個全方位發展的都市、相較於其他兩地,這是個最完整的都市,也代表著商機更多元。

        西安也就是長安、咸陽,總是會想到歷代首都與君王,當然也有兵馬俑。不過這邊也是相較有文化融合的城市,有過去各地朝貢而來的族群組合而成的血統。從西安交大到高新科技園區的培育,從人才到未來的明星產業,都可以在這裡看到。再從城市的另一個角度看看政府的觀光政策如何進行,透過旅遊局的介紹,了解到這個城市希望提供在地民眾還有外來遊客更好的環境,以及更好的生活空間。利用過去的寶貴資產,帶來未來的生活契機。

        從十一天的參訪當中,其實還是看到中國投資很重要的幾點:資金是第一要素,因為中國很大,任何的企業投資都是在台灣的好幾倍數以上,所以要先掌握足夠的資金。第二個就是政商關係,這個從以前聽過的例子,到這次實際參訪看到的企業分享,都還是要有穩定的政商溝通管道,才能讓建設或投資有更大的效益,甚至可以達到互惠互利的成果。第三個是人才,在這三個地方聽到的狀況,都是因為西部還沒有足夠的管理人才回流,造成企業的中階幹部不足。加上西部學校培育的人才品質良莠不齊,所以有台商考慮自己辦學,可以培養未來的儲備人才。





沒有留言: